Goodbye 2015
转眼之间,2015年就要过去了。这一年对我而言转瞬即逝,但又漫长。但不管怎样,站在年末的我看着年初的自己,依然如脱胎换骨一般。
折腾
年初的时候,我觉得自己在微信再做一年的交互,自身也难有什么改变了,于是就离开了微信。然后,我去小米科技MIUI团队做了产品经理。
小米的氛围跟微信截然不同。小米人做事更加直接,更有效率,对待用户的态度与其他公司完全不同,对精益的迭代方式贯彻得非常彻底,在项目管理方面甚至比腾讯还要严谨。同时,工作压力也非常大,精神经常处于紧绷状态。在MIUI,我和团队做出了很多有意思的feature,自己也极大地扩张了能力的边界,在用户沟通、项目管理甚至是商业合作等方面都做了很多以前未做过的事,并且结果还不错。半年时间,我找到了新的工作节奏,也得到了老大的认可。更重要的,在小米这个地方,我明白了很多判断价值的内在逻辑。
但我始终无法对北京产生好感。这地方的空气和氛围都让我非常难受。于是我在年底又回到了深圳。
折腾了一年,可谓是有失有得。离开微信的决定直接让今年的现金收入减少了很多,离开小米的时候也放弃了一些期权。但与此同时,能力依然在野蛮增长(而且曲线还更陡了),对一件事情思考的维度也更加丰富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自己还是很满足的。
但时间已是2015年底,很多事情跟之前有了一些变化。
可能性坍缩
4年前,我跟着一位朋友做一个小型的校园社交软件,找了个做泰国香米的投资人,给我们的「估值」是45万人民币(当时听到这个数字吓尿了)。半年之后,我拿到了微信的offer,在南方通信大厦拥挤的办公室里成为了一枚广研矿工。那时候我刚刚知道MUJI,经常听着激烈的音乐在深夜调整像素。那时候大家开始玩 Instagram、Pinterest、Foursquare,LBS 和 SoLoMo 正在作为一个热点被炒作,与陌陌一起火起来的还有一个叫「遇见」的app。那时候所有人都想做社交,都在寻找「玩法」,沉迷于各种新奇而极端的交互方式(例如 Bump,Clear),似乎靠这些就能拿到一笔投资。那时总会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时代的漩涡,伴随着宏大叙事的同时,还有跟毒品一样的自我感动。
几年的乐观预期,终于到了兑现的时候。事情的可能性开始发生坍缩。
大公司的新商业模式能否成功运转,不久之后即将揭晓。独角兽的估值故事能否通过盈利兑现,现在已初现端倪。资本开始冷却,需求开始减少,门槛开始升高。随着这一切变化的,还有下一届毕业生的薪水。
「可能性坍缩」这件事同时也发生在我个人身上。毕业将近3年,从最初的无所畏惧一直到今天,逐渐发现了自己身上一些很难克服的局限:思维上、性格上、体能上,甚至是天赋上的局限。我开始怀疑这些局限会让自己错过什么,也不再认为这一生能做出什么「Big Thing」。我对商业和价值的理解还远远不够,但又不想再浪费太多时间。一种压迫感无时无刻不萦绕在心头。
从前,人们看想象空间;今天,人们看现金流。这也许是件好事,但也是一件令人焦虑的事,因为未来可能变得更好,但也可能变得更坏。
一件可怕的事情是:政府鼓吹的「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」才刚刚开始。
占据
今年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:自己想最终在世界上占据一个怎样的位置?
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。但我走出了寻求答案第一步:使用「占据」这个词语,而非「拥有」「达到」。占据,意味着除了能力之外,时机、资源等外部属性同样也是达到一定高度不可或缺的因素。
这是对自己以前「唯能力思维」的完全推翻。
个体在风暴中都只是沙尘。即使把一个成事不足、败事有余的蠢人放到一个合适的坑位上,也很难阻挡大势的前进。如果把一个能人放到风暴中,则是两全其美。虽然我们说:「大潮褪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」,但经历过大潮的人,却能拥有「资本」。而资本,Capital,才是真正的人生杠杆。至于谁在裸泳,Who cares?
下一站在哪里
前段时间读老周的《我的互联网方法论》时,突然意识到:所谓的「互联网」思维和行事方法,对于我这一辈入行的人,已经不是什么新东西,而是已经根植在脑子里的本能了。甚至听人说到「互联网思维」的时候,都觉得很虚,因为脑子里本来就缺少成体系的「传统思维」作为对照。
但世界的逻辑总是会变的,新的价值链一定会产生,伴随着新的思维。特别是现在,移动互联网的增长已进入后半场。当「互联网」本身成为了思维惯性之后,下一个新东西在哪里?「互联网」在未来会不会也像某些传统行业一样,被横空出世的新价值链打个措手不及?想到这里,细思恐极,整个人的安全感全都丧失了。
旧的时代总会消逝。然而新的价值永远都在等人发现。只是在这个过程中,不知道又要付出多少痛苦的思索和自我怀疑。
总而言之,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,我感到很焦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