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知之旅(2):拥抱信息
上一章已有谈到,当我们的认知无法解释事实时,我们应该怎么做:坦然面对现实与认知的冲突,通过归因的方法去探求对现实本质的解释,将痛苦转化为好奇心。
这看上去是一句正确的废话,但这个行为模式是跟你刻在基因中的本能相违背的,所以你需要刻意训练才能建立这样的心理机制。
那么同样,对于「获取信息」这件事情,我们要先明白,当信息否定了我们自身的观点和行为时,我们应该怎么做。
与错误共处的心理机制
想象一下这个场景:
你花了很多时间,按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方式,全情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。然而某一天,你突然发现:你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效果,甚至这件事情本身都没有意义。
当这种惨痛的事情发生时,往往已经对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。如果事后复盘,一切再来一遍,你会怎么做呢?
你会想着早点看清事情的本质,越早越好,甚至在着手去做之前就能看清,然后基于现实去调整自己的预期、选择、策略、行为。
那为什么我们常常做不到这点呢?
这是因为人性都是逃避痛苦的。当你沉浸在创造一件事的满足感和快乐中,若别人告诉你「你所做的都是错的」,你是不会希望听到的。因为后者是对你的否定,它意味着你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,你所有的快乐或许也会荡然无存。
但是,若你没有及时发现自己的观点是错的,或者自己的做法有问题,那么你会在不经意间产生很多小错误。这些小错误终将累积成大错误,而到那时,你将不得不承受更大的痛苦去面对它。
所以,摆在你面前的有两个选择:
- 每次承受一点痛苦,发现100次小错误;
- 逃避100次痛苦,让100个小错误积累成1个大错误,并且用1000倍的痛苦去面对这个大错误。
我们需要克服本能,才能看到现实。如果我们错了,我们希望尽快找到某种信息,让我们发现自己错了,以及错在哪里。我们需要让发现小错误成为习惯,以避免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。
如果你以「逃避痛苦」作为生活的目的,你就无法真正获取信息。如果你以「获取信息」作为生活的目的,你就能与错误共处,并且发现一种更好的行为模式:自我证伪。
自我证伪的核心在于:主动寻找与自己的观点不符的事实、主动发现自己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果。
具体的做法有很多。例如 Ray Dalio 在《原则》中多次提到的:找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,让他们给自己的观点挑毛病。
但不管怎样,其本质都是相同的:建立一套心理机制,将发现错误这件事情看做纯粹的信息量(而不是对自我的否定),然后主动出击,探明现实。时刻与小错误共处,以避免更大的错误。
接触信息的行为机制
在我的经验,以及阅读,以及与更聪明的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:「无知」是一个人从生到死都永续的状态。而从「无知」中衍生出来的,还有「偏见」。每一次我们获取信息量的过程,都会是一次消除偏见的过程,和一次发现自己错误的过程。
一旦能够坦然与错误共处,我们很快就能发现,自己的任何想法都有可能是错误的。所以建立一套行为机制,让自己通过环境和习惯接触尽可能多元且有价值的信息量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在这样的机制下,我们不仅能方便自我证伪,还能被动地获取大量信息,在不经意间更新自己的认知,甚至发现全新的领域。
我可以分享几条自己正在执行中的机制:
一、让自己身处充满信息量的环境。
若你的环境每天都能给你带来新的信息,那么你会对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更加敏感,也更有可能综合不同领域的信息,来思考这些事情背后更通用的底层逻辑。而在不同类型的环境中,职业环境恐怕是最重要的。
二、关注信息量的初始来源。
人与人之间,生产信息量的能力是不对等的。可以说,2%的人生产了80%有价值的信息量。如果某个信息不断地被二次演绎、三次演绎,那说明这个信息的来源是非常靠谱的。
找到这个来源,吸收这个来源的其他信息,你获取的信息量会更密集、价值更高。长期进行这个过程,会让你在各领域都建立起「靠谱信息量的来源库」,提升信息获取的效率。
三、关注元信息。
所有信息都有可能存在偏差。对于观点类信息,信息中可能有错误的部分,或者其作用领域是有限的。对于事实类信息,其叙述的角度也可能是不完整的。
关注信息之上的「元信息」,会帮助我们对信息的准确性和边界作出更好的判断。这些「元信息」包括但不限于:领域、时间、信息陈述者所扮演的角色、空间位置、文化背景等等。
这些元信息还会帮你勾勒出信息所处的环境变量和全局图景,你可以由此为线索,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。
四、做信息量的路由,主导信息的聚合与交换。
不得不承认,很多有价值的信息,你是根本无法主动搜寻到的,因为它们只存在于某些人的脑子里。
它们可能是一些未成型的想法,未验证的概念,或者是聪明人费尽一生悟出、但说出来却没人能懂的理念。你很难通过查阅数据库、网站和书籍去获取这些信息,你只能与特定的人建立连接。
那么,如何与这样的人连接呢?你得有同等价值的信息量来更新他的认知,以此作为交换。
那么,你又从哪里获得同等价值的信息量呢?一方面是自身的经验和思考,而另一方面,你又可以从更多人身上获得。
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各种聪明人的想法,你就能做一个信息量的路由:信息在你身上聚合,同时也交换给你的每一个连接者,你和所有连接者的价值都会长期提升。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:「连接一切。」
试金石算法
错误的信息有很强的误导性。
若你从一个错误的信息着手开始分析,那么你必将得出错误的结论,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。比如,如果一个人坚定地认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其生物学基础,那么在经历了充分的思考后,他很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纳粹主义者。
如何判断一个观点类信息正确与否呢?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「试金石算法」。下面是平时在我脑海里运行的「试金石算法」:
- 若找到确凿的实验数据可将信息证伪,则信息为假,或需要缩减其作用域;
- 利用第一章的「归因算法」询问信息的演绎者,看看其本质归因是否是一个无法辩驳的「第一性原理」,同时在整个归因链中是否保持逻辑自洽;若否,则信息的准确性存疑;(失败案例通常是问了几个「为什么」就卡壳,但对于大多数信息而言,这都是个非常严苛的条件,很少有人能让自己的叙述真正逻辑自洽)
- 明显利用认知偏差和逻辑陷阱叙事的,可完全无视;(如:我村子里那个成绩最差的孩子现在赚了大钱)
- 拒绝解释信息来源或推导过程的,可完全无视(来源需保密的情形除外)。
当然,这些「试金石算法」肯定不是完整的。这是因为算法本身也是一种认知,需要不断有信息量的补充,才能摸索出更多的规则。
所以,与其期望被告知某种「试金石算法」,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搭建起「试金石算法」的迭代机制,让自己的判断力在一次次信息的冲刷中不断完善。
总结
第一章和第二章,讲的都是「如何建立对现实的理解」:
- 首先,要建立一套心理机制,让自己的态度从「逃避痛苦」转化为「探求现实」:
- 当现实与既有认知不符,我们通过研究事实去更新认知,而不是通过否认事实去寻求舒适;
- 当现实否定了自己的意义,我们及早发现并调整方向,并且学会通过证伪去主动审视自身观点和行为;
- 然后,我们尽可能获取多元的信息量,并通过「试金石算法」判断其准确性;
- 最后,我们基于手头的信息量,不断运行「归因算法」,尝试发现事物背后的底层规律,也就是「第一性原理」。
现在,假定我们已经对现实建立了充分的理解,我们将要带着这些认知,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,尝试去回答这些问题:我是谁?他们又是谁?哪些事情是我喜欢或讨厌的?我最终想要的又是什么?
在下一章,我们从外部世界切换到内部世界,看看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「inner peace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