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产品之:时间

/ Product

以前在看产品的时候,我也经常陷入一个误区:只以静态的角度,看当前的形态。然而,一个活着的产品,一定是经历了更迭,才形成了当前的形态。更迭中的来龙去脉,很有发掘的价值。

而且,当前的形态 ,也并不是产品的最终形态。毕竟,竞争环境和用户行为都有可能变化。还有就是要关注生命周期,不同阶段的产品目标也不太一样。

观察第一件事是要复盘。我的做法是,在每个版本更新点,尝试回答这么几个问题:

  • 此时已沉淀的资产有哪些(稳定流量、内容、用户关系等) ?
  • 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?哪件事最重要?
  • 如果是成长阶段,那么距离建立无可争议的壁垒,还有哪几部要走?
  • 如果是成熟或衰退阶段,应该做些什么去(优雅地)减缓或扭转局势?
  • 此时是否出现了重大方向变更?如果是,那推动变更的外部环境或技术冲击是什么?

以熟悉的微信为例。微信的前几个版本(直到4.0前)都处于成长阶段,主线是移动设备的体验和关系链铺设。直到4.0版本,已经积累了很多用户关系,但是用户间的一对一沟通毕竟成本较高,很多关系未能激活。在此基础上憋出的「朋友圈」大招,才是微信最终建立壁垒的关键。(当然这个看法只是朋友圈诸多意义中的一个方面)

复盘中的另一件重要的事,就是去「挖坟」,挖掘产品更迭过程中的「尸体」:那些被废弃的方案,那些被下架的功能,还有那些永远没有机会接触到用户的想法。成功的产品背后一定是成倍体量的想法坟场,很多想法在诞生之初都是被认为有价值的。它们最后为何会死掉?你会在这个问题里发现很多东西。

当然,绝大部分「尸体」都涉及秘密,你需要一些特殊的渠道去获取它们、理解它们。具体我就不多说了。

最后,关于「最终形态」,说起来就有点玄乎了。但这也不是完全无法想象。

前段时间读《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》。这本书写于1996年。想象一下1996年的互联网,那还是比较原始的时期,属于网景和IE的时代,互联网上的内容还是 Yahoo 这类的门户。这位作者用了一整个章节来描述互联网,并且在过程中提出了互联网对零售的冲击、对媒体的冲击以及对软件分发方式的冲击。站在20年后的今天,也不得不感叹其牛逼。

所以我还是认为,只要有充分的视野和信息,新兴事物的「最终形态」是可以被想象的。书中也描述了这个叫做「10倍速因素」的方法,让我们避免只看到产品最初模型的陷阱:

如果你的直觉认为改进10倍之后,这件事物就足以引起人们的兴奋而成为新的威胁因素,你就很可能处在观察一个战略转折点开端的边缘了。因此,应该训练自己深入地思考问题,把最初模型的优劣与该产品或技术的长期潜能和长远意义区分开来。

——————

如何看产品 系列文章(现已完结)

  1. 如何看产品之:前言
  2. 如何看产品之:价值链(上)
  3. 如何看产品之:价值链(下)
  4. 如何看产品之:时间
  5. 如何看产品之:秘密

题图 © RealXu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